预防燃气爆炸的措施!
燃气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生活中做好预防燃气爆炸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小编带你了解一下预防燃气爆炸有哪些措施。定期检查维护
燃气管道和设备就如同家庭的 “血管”,承载着安全用气的重任。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设备至关重要,这是预防燃气爆炸的第一道防线。
首先,长时间使用的燃气管道可能会因腐蚀、老化等原因出现裂缝或破损,从而导致燃气泄漏。燃气设备如燃气灶、热水器等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也可能出现零件磨损、故障等问题。因此,定期对这些设施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对于老旧的燃气管道和设备,更应提高警惕。一旦发现管道老化严重、设备性能下降,必须及时进行更换。这不仅是对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邻居和社区的安全负责。
加强宣传教育
燃气安全知识的普及是预防燃气爆炸的关键环节。我们需要加大对居民燃气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例如,淮阴区结合城镇燃气全链条全覆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在淮阴区电视台、“幸福淮阴” 公众号等区级媒体平台对燃气安全知识进行全面宣传,各类经营门店户外大型电子屏滚动投放燃气安全公益广告。普安县人民政府也组织干部职工、燃气企业、供应站开展燃气事故警示教育和用气安全宣传,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平台推送燃气安全视频,受众人数众多。漯河市则通过发布一封信函、播发一条通告、张贴一则注意事项、开展一次安全培训等 “四个一” 活动,加强燃气安全常识宣传普及。
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淮阴区结合安全员培育 “种子工程”,突出燃气使用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相关内容,通过 A、B 类安全员精心培育、带动培养,将燃气安全生产知识向全区企业辐射。建立餐饮场所燃气安全员制度,组织开展餐饮场所安全员培训、考试,并实行持证上岗。此外,还可以在社区、学校等场所开展燃气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安装安全装置
为了降低燃气爆炸事故的发生概率,推广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和自动切断阀等安全装置势在必行。
燃气泄漏报警器能够实时监测用气环境,一旦检测到燃气泄漏,会立即发出声光报警,提醒人们采取措施。自动切断阀则可以在燃气泄漏被探测到时,自动关闭燃气管道,阻止燃气继续泄漏。金塔县人民政府就发布通知,要求学校医院、宾馆酒店、商场餐馆等使用燃气的公共场所室内必须安装燃气报警器和自动切断阀,城区已安装使用天然气的居民住户也应积极动员推广使用。宿州中燃公司也强调了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的必要性,指出燃气报警器能实时监测用气环境,当室内燃气气体发生泄漏且浓度超过报警器设定的数值时,报警器会在第一时间发出声光报警,同时执行关闭燃气切断电磁阀的动作,紧急自动切断管道气源。
此外,在安装燃气报警器和自动切断阀时,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正式使用前,要通过按下测试按钮或者使用可燃气体进行测试来验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时,还需要定期维护设备,包括清洁传感器、更换电池等,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严格监督管理
加强对燃气供应企业和燃气设备生产销售的监管,是确保燃气产品和服务符合安全标准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把好燃气安全 “供应关”。督促燃气供应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燃气管道等设备设施进行巡查维护。鼓励辖区内符合条件的燃气经营者合法经营,为群众日常用气提供便利。全面落实管道燃气 “三年提升计划”,鼓励辖内燃气管道建设,并向旧楼加装燃气管道住户发放优惠奖励。
其次,要把好燃气安全 “运输关”。依法加强非法运输配送燃气打击力度,严格燃气运输、钢瓶流通、送气工人管理。突出路面检查,坚决杜绝使用未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的车辆和密闭厢式货车配送城镇燃气。规范瓶装燃气装载和卸货,禁止超载、超限运输,禁止运输车辆内钢瓶码放超过 2 层,禁止钢瓶倒卧放置,禁止运输途中随意停车,禁止在燃气场站外或经核准的场地外卸货。强化配送人员管理,优化配送人员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建立配送人员 “黑名单” 制度。
再次,要把好燃气安全 “使用关”。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方式,对主次干道、重要景区周边、餐饮场所及村(居)出租屋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执法检查,排查整治燃气安全隐患。
最后,要把好燃气安全 “教育关”。深入燃气企业开展安全宣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范意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