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初五,俗称 “破五” ,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为什么叫 “破五” 呢?这和春节期间的诸多禁忌有关。旧时,从除夕到正月初五,人们生活中有诸多讲究和禁忌。比如不能用生米做饭,寓意着新年伊始要避免一切不吉利的开端;不能动针线,据说是怕伤了 “龙目”,影响新一年的运势;不能打扫卫生,因为这象征着把家中的财运和福气扫出门外;也不能打碎东西,万一不小心打碎了,得赶紧说 “岁岁平安” 来化解。这些禁忌,在过了初五之后就可以解除了,所以有了 “破五” 之称 ,“破” 字代表着突破、解除,寓意着人们可以告别过去的束缚,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
习俗
正月初五有着诸多重要的习俗,每一项都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做对了好运一整年。下面就来看看初五都有哪些必做的事儿吧!
1、放鞭炮,送穷神,晦气全扫光
大年初五有放鞭炮的习俗,寓意驱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希望新的一年能够摆脱贫困和不幸。
2、吃饺子,捏住小人嘴
吃饺子是正月初五的重要传统习俗。饺子,又称 “交子”,其形状酷似元宝,在初五吃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新的一年财富滚滚而来。而且,饺子还有 “捏住小人嘴” 的说法,剁馅时要用力,寓意着“剁小人”,据说可以避免小人在背后说坏话、捣鬼,让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免受小人的干扰,诸事顺遂。
在包饺子时,也有不少讲究。比如,饺子馅要以肉丸为主,圆滚滚的肉丸子,放入饺子皮中捏好,形状似元宝,更增添了财运的寓意。有的人家还会在饺子里包上红枣、硬币等,吃到包红枣的饺子,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甜蜜,幸福美满;吃到包硬币的饺子,则寓意着财运亨通,会有意外之财。
饺子的做法也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水煮饺子,还有煎饺、蒸饺等。煎饺外皮金黄酥脆,内馅鲜嫩多汁;蒸饺则保留了饺子的原汁原味,口感软糯。在这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3、商家开业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歇业,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人们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在这一天,商家们会早早地来到店铺,首先进行一番清扫,将春节期间的积灰打扫干净,寓意着扫除过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的财运。然后,在店铺门口贴上喜庆的对联,上面写满了对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美好祝愿。接着,会举行祭拜财神的仪式,摆上丰盛的供品,燃香叩拜,祈求财神保佑新的一年生意红火,顾客盈门,财源滚滚。仪式结束后,便会燃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仅增添了喜庆的氛围,还寓意着驱邪避灾,赶走一切不利于生意的因素。
如今,虽然时代在变迁,但正月初五开市的传统依然被很多商家所遵循。这一天,街头巷尾的店铺纷纷开门营业,热闹非凡。除了传统的祭拜仪式,一些商家还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吸引顾客,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一个好的开端,生意蒸蒸日上。
4、迎财神,财运滚滚来
正月初五被视为财神的生日,这一天,人们对迎财神的仪式极为重视 。在时间上,不同地区虽稍有差异,但大致集中在凌晨零点到上午这段时间。比如,有些地方会在初五凌晨零点零分,准时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热烈欢迎,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最早接到财神,获得财运。
迎财神的方式也是丰富多彩。人们会在家中摆上丰盛的贡品,通常会准备五色水果,像苹果、香蕉、橘子、葡萄、火龙果等,寓意着五福临门;还会准备一些甜点,如糖果、糕点等,寓意生活甜美。此外,还会摆上三杯清茶或酒,敬奉财神,表达敬意。在摆放供品时,会将最好的、最珍贵的食物放在显眼的位置,以表诚意。
在我国民间,财神的说法有很多种,而且并不只是一个人被封为财神。较为人们熟知的有五路财神,分别是东路财神比干,他为人忠肝义胆,公正无私,无心却公平,被视为文财神,象征着公平公正的财富;西路财神关羽,他以忠义闻名,又被尊为武财神,寓意着守护财富和诚信经营;南路财神柴王爷,他是五代后周世宗柴荣,以仁慈善良著称,能带来财富和好运;北路财神赵公明,他头戴铁冠,手持宝鞭,黑面浓须,身跨黑虎,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买卖求财,使人宜利,是财富的象征;中路财神王亥,他是商族的第七任首领,开创了商业贸易的先河,被尊为商业始祖,寓意着商业繁荣和财富的源源不断。
人们通过迎财神的仪式,表达着对财富的热切期盼,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财神能够眷顾自己,让自己财运亨通,收获满满的财富,过上富足的生活。
禁忌
避免外出:大年初五被认为是“破五”,这一天不宜外出,以免招来不好的运气。
避免争吵:这一天要避免争吵和打骂,保持家庭和睦,营造祥和的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