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梧桐湖

查看: 141|回复: 0

[消费] 卧底记者提醒11点前别点外卖:前一天剩下的食物,会售卖给第二天先点单的人

[复制链接]

223

主题

224

帖子

555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55
发表于 2025-3-17 13: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T_stY7W 于 2025-3-17 13:40 编辑

近日,一则“黄焖鸡米饭店卧底曝光后厨乱象”的新闻冲上热搜。记者暗访发现,某连锁品牌加盟店竟使用过期酱料、隔夜鸡肉,更惊人的是,店员直言:“11点前的订单尽量别点,那是昨晚剩下的”。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消费者对“便捷午餐”的美好滤镜。一、卧底实录:黄焖鸡背后的“时间魔法”

据调查,涉事店铺为节省成本,将未售完的鸡肉冷藏过夜,次日微波加热后继续售卖。而所谓的“秘制酱料”,竟是重复使用的“老卤”,容器边缘已结出厚厚一层油垢。更令人不安的是,店员透露:“早上11点前下单的顾客,大概率会吃到隔夜菜”,因为“早上没客人,新菜留着中午卖更划算”。

gz4a6pda.png

q08i4sfh.png

这并非孤例。
去年,某外卖平台数据显示,超60%的轻食沙拉店存在“食材复用”问题;今年3月,某知名炸鸡品牌被曝“高峰期用冷冻肉冒充现炸鸡”。而“11点前别点外卖”的提醒,恰揭开了行业潜规则:商家利用消费者“错峰下单”的心理,将隔夜食材优先消化在“非高峰时段”。


二、外卖安全困局:速度与安全的“致命赛跑”

成本倒逼“铤而走险”

外卖抽成普遍在15%-25%,加之激烈竞争,商家为保利润,不惜在食材上动手脚。某餐饮老板坦言:“用隔夜菜能省30%成本,反正大部分顾客吃不出来。”

监管存在“时间差”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虽明确要求“即时加工”,但实际操作中,后厨摄像头常成摆设,监管人员难以24小时盯防。
消费者“沉默的大多数”

“吃出头发忍一忍,拉肚子自认倒霉”——多数人因怕麻烦或金额小放弃维权,助长了商家的侥幸心理。

gyof6999.png

三、破局之道:舌尖上的防线如何筑牢?

对消费者:

✅ 避开“高危时段”:尽量避开商家刚开业的头几小时,选择订单量稳定的时段下单。

✅ “看评结合”防坑:优先选评分4.8以上、带“后厨直播”标签的店铺,留意差评中“食材不新鲜”等关键词。

✅ 留存证据维权:拍照录像+平台投诉+12315举报,让不良商家“肉疼”才能长记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2-2025 joyw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10813号-4

统计:今日: |昨日: |帖子: |会员: |最新回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