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凌晨,在江苏镇江的一个村子里,发生了一件让人痛心的事件。一头野猪拱开了村里的新坟,现场一片狼藉,逝者的衣服遍地都是。目击者称,发现新坟被破坏时,现场的衣服这儿一件那儿一件,野猪就窝在坑里,场面十分扎眼。
从村民们的反应来看,他们似乎对这类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据了解,近年来野猪活动频繁,不仅破坏庄稼,还影响了村民的安全感。逝者家属得知亲人的新坟被拱后,心情沉重,既悲伤又愤怒。本应在安静祥和的地方安息的亲人,却遭遇了这样的不幸。
这一事件引发了村民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村民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控制野猪数量,加强对墓地等重要区域的保护,如设置围栏或安装监控设备等。当地政府已开始行动,加强对野猪活动区域的监测和管理,通过科学手段控制其数量,同时积极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村庄及周边地区的安全,还计划加大对受影响农户的补偿力度。
野猪泛滥的原因
近年来,野猪泛滥成灾,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为野猪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和丰富的食物来源。随着我国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持续改善,野猪的生存条件得到极大提升。
2、业主繁殖能力强。野猪自身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适应力也非常强,这使得它们的种群数量能够快速增长。
3、天敌缺失。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地区缺乏野猪的天敌,如虎、豹、豺、狼等,导致野猪的数量增长较快。
4、人类保护。现在人为干扰野猪活动的强度降低,较适宜野猪生存的环境扩大,也为野猪的增长创造了条件。
野猪带来的危害
野猪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在农村,野猪主要破坏农作物、种植的药材林果等,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城乡接合部,野猪威胁到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此次江苏镇江村里新坟被野猪拱开的事件,更是让人们看到了野猪的破坏力。逝者的衣服遍地都是,不仅让逝者家属心情沉重,也引发了村民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此外,野猪还频繁伤人毁物,如在杭州建德市,野猪一路狂飙,见人就咬,推翻三轮车和电瓶车;在南京栖霞区,野猪被困围栏;在北京门头沟区,野猪闯入居民卧室等。
如何应对野猪泛滥的问题?
一是适度捕杀。在野生动物危害严重地区,通过猎捕减少野猪等非保护野生动物,是缓解和降低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但原则是不能过度猎捕。例如宁夏西吉县根据猎捕计划,一年要猎捕 300 头野猪,猎捕人员利用猎犬、无人机、热成像等设备进行猎捕,捕获的野猪被送往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是借鉴国外方法,加强对野猪的管理。比如建立物理隔离带,在重要的设施农业大棚种植区域四周建立隔离带,减少野猪带来的损失。还可以实施 “野生动物肇事责险补偿保险” 机制,如十堰市在竹山县、郧阳区等四个区域实施了该机制,目前已理赔 2800 起动物致损农作物事件。同时,国家林草局等 15 部门共同发布了《野猪等陆生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既要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生产生活秩序,又要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此外,普通人遇到野猪应当尽快远离,不要大声喊叫、用石子木棍攻击野猪或拔腿就跑,也不要背对野猪,可以保持与其对视并慢慢后退,保持足够的距离。如果不幸被野猪攻击受伤,要寻找有利于庇护自己的地方,积极寻找救援。
人与自然的平衡
野猪的泛滥是生态环境改善的结果,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多问题。野猪的繁殖能力强,缺乏天敌,加上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它们的数量迅速增长。野猪不仅会破坏庄稼,还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江苏镇江的事件中,野猪拱开新坟,不仅让逝者家属感到悲痛和愤怒,也引发了村民们的担忧和不安。这一事件表明,生态与人类利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障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