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 12 月 4 日下午 1 时 22 分许,知名作家琼瑶在新北市淡水区家中离世,终年 86 岁。据悉琼瑶生前曾患上坐骨神经痛,因不想当卧床老人而选择体面离开。琼瑶的离去震惊了世人,她的去世不仅让喜爱她作品的读者们深感悲痛,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
在琼瑶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人们纷纷关注起她的遗书内容。遗书中,琼瑶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终末期的看法。她不愿成为依赖 “插管维生” 的 “卧床老人”,认为上苍对于生命的过程设计得不是很好,当人老了,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 “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不治” 的时间,这段时间对于必将老死的人是极大的折磨。琼瑶选择在生命的火焰将熄之前,以 “翩然” 的方式归去,她希望自己的灵魂也能 “翩然”,大家为她笑、为她高歌、为她飞舞。她在遗书中还叮嘱年轻的朋友们不要轻易放弃生命,要经得起磨练,勇敢地活出强大的 “自我”,不要辜负来世间一趟。
坐骨神经痛的折磨
琼瑶所患的坐骨神经痛给她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较为明显,主要以下肢疼痛、麻木、乏力为主。疼痛部位一般集中在臀部、腰部、大腿外侧或后侧、小腿后侧或外侧,严重时疼痛剧烈,只能卧床休息,不能活动,将腿伸直抬高时会出现牵扯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刺痛、跳痛或烧灼样痛,严重时可出现刀割样痛,且常因活动、咳嗽、打喷嚏、深呼吸等动作而加剧,休息后可暂时缓解。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腰部僵硬、活动受限,患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部可出现麻木感、针刺感、皮肤温度减退等感觉障碍。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患侧下肢肌肉萎缩,足下垂、内翻等。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较为复杂。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是原发于坐骨神经本身的间质性神经炎,主要因腰部、臀部、下肢受寒冷、潮湿等因素引起,也可因体内其他感染灶及有关疾病如牙齿、鼻旁窦、扁桃体、风湿、糖尿病等引起。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最为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坐骨神经通路受邻近组织病变影响所致,常见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盆腔内病变、妊娠子宫压迫、药物注射、蛛网膜炎等。对于琼瑶这样长期久坐写作的人群来说,久坐会对臀部造成挤压引起缺血,日久对于神经根造成刺激,引发坐骨神经痛;久坐腰部易出现静力性劳损,肌肉韧带长时间受到牵拉导致支撑骨性结构发生改变,压迫相应神经出现坐骨神经痛。此外,随着年龄增长,脊椎骨和椎间盘会自然磨损,增加了坐骨神经受伤害或挤压的危险;肥胖或超重导致重力直接作用于腰椎,增加了坐骨神经痛的风险;缺乏锻炼,导致腰背 “核心” 力量不足,增加脊柱失稳、椎体和椎间盘退变的风险;体力劳动或驼背久坐,长期从事抬举动作的工作会增加出现腰背问题的几率,驼背久坐容易使得腰背部核心肌力失去活性,增加腰背问题的风险。
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个体化差异,主要方式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对于急性期患者,建议卧床休息,减少患肢活动等,可缓解疼痛。药物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症状,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氟比洛芬巴布膏、布洛芬等;肌肉松弛药如乙哌立松、环苯扎林等;封闭治疗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等;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 B、甲钴胺等;脱水类药物如甘露醇。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禁忌证和适应证。手术治疗方面,腰椎间盘突出严重者,可运用手术治疗将压迫神经的髓核组织摘除,如椎板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有适应症的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选用此法。目前针对坐骨神经痛的微创手术不仅创口相对较小、恢复速度较快,复发率也相对较低。面对符合手术条件的人群,术前可进行相应的评估,“年龄不是手术绝对的禁忌。” 日常生活中大家应尽量避免久坐,需要长期坐位办公者可选择包裹性较好的椅子或者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椅;冬天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等。一旦腰、臀、大腿等处发生疼痛,须卧床休息,不可随意按压疼痛部位;如果疼痛持续不能缓解,请立即就医。
生命终末期的关怀与选择
琼瑶在遗书中明确表达了自己不愿依赖医疗设备维持生命的选择,这一决定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终末期关怀的深刻思考。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拥有了更多延长生命的方式和手段,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延长生命的同时保持生活的质量和尊严。琼瑶的选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
她选择在自己还能做出决定的时候,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和选择。这既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也是对家人和社会的负责。她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保持尊严和自主,而不是被医疗设备所束缚。
从尊重个人选择的角度来看,琼瑶有权决定自己生命末期的治疗方式。她在遗书中表达的观点,是她对自己生命的尊重和对尊严的追求,这种态度理应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在医疗资源日益紧张的当下,尊严死或许能为患者提供一种更为人性化的选择,避免过度医疗带来的痛苦和浪费。
然而,尊严死也面临着诸多争议。首先,医疗伦理和法律规定对尊严死的界定和执行存在模糊地带,如何确保患者的意愿得到真实、充分的表达,如何避免家庭矛盾和社会舆论的干扰,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尊严死是否适用于所有人也值得商榷。不同个体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存在差异,有些人可能更愿意选择延长生命,即使面临痛苦和折磨。
琼瑶的遗书还促使我们深入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步入老年阶段,人们往往会面临身体机能的衰退以及社交范围的缩小等挑战,这些转变常常伴随着心理负担和不安情绪。因此,社会有必要加大对老年人的关怀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医疗资源、养老服务和精神慰藉,以协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增强他们面对生活困境的能力。
琼瑶的遗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生命和死亡的机会。它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同时,平衡医疗伦理、法律规定和社会价值观。在面对生命末期时,我们应该如何为患者提供一种更为人性化、有尊严的选择?这是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琼瑶的离世虽然令人惋惜,但她的遗书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思考。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面对生命终章时,拥有选择尊严和安宁的权利。
|
|